一月前,长阳一名小伙因头痛、发热反复就医,曾被疑诊为脑膜炎,按脑膜炎治疗无效。后来,又到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病区就诊,才找到答案——原来他得的不是脑膜炎,而是脑肺吸虫病。原因呢?就是因他去年一次吃河蟹引起的。昨日,他终于康复出院回家了。
沿河蟹的足迹找到病因
今年三月初,长阳小伙儿小田开始无故出现头痛、发烧,偶尔还有咳嗽咳痰,遂入住当地医院就诊。医生高度怀疑脑膜炎,给予对症治疗。20多天过去了,可小田的病症却反反复复。于是,当地医生建议他到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求医。
接诊这例疑难杂症的医生是神经内科的刘玲丽。从患者的检查报告中,刘玲丽发现患者血常规中的一个指标“嗜酸性粒细胞数”明显升高。一般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要考虑寄生虫感染。难道患者是脑子里生寄生虫吗?刘玲丽迅速将患者的病情和她的疑问汇报给病区主任周敬华。周敬华马上想起,去年病区也接诊过一个类似的女病人。那位女病人喜欢吃醉虾,肺吸虫皮试呈阳性。
在周敬华的建议下,该名患者到三峡大学寄生虫实验室进行肺吸虫皮试。果然不出所料,患者皮试阳性,他的病因也终于搞清楚了。
小小肺吸虫如何进大脑
肺吸虫不是肺上的虫子吗?怎么会钻到脑袋里面去呢?
据周敬华介绍,肺吸虫病主要是肺吸虫的虫体在人体内穿行或寄居所引起的疾病,肺吸虫不仅可寄生在肺,也可寄生在肺外的其他组织器官。人若进食含有此种囊蚴的生的或未煮熟的石蟹或蝲蛄时,囊蚴就会趁机进入人体的消化道,穿过肠壁进入腹腔,沿肝脏表面上行,直接穿膈而到达胸腔,进而侵入肺发育为成虫。极少数成虫偶尔可以沿胸腔的大血管及血管周围软组织上行侵入颅内引起脑炎或者脑膜炎的症状。所以肺吸虫大多定居在肺,也可移行到脑袋里去。
人体感染肺吸虫后经过3-6周潜伏期,长者可达到数年,出现不同症状。如,寄生在脑部可出现剧烈头痛、癫痫、瘫痪、视力减退、失语等症状。
虾蟹煮熟煮透方可食用
找到了病因,治疗起来就相当简单了,只需要按医嘱带药回家服用就可以了。但是,肺吸虫留下的伤害却是永久的。患者脑及肺已经留下了不可逆转的损害。
我只吃了一次河蟹,还是煮熟了吃的,为什么还是得了肺吸虫病呢?”患者充满疑惑。周敬华主任特别提醒,杜绝肺吸虫要从入口把关,不要吃剩的或半生的淡水蟹、河虾等水产,食用需经过高温消毒。要杀死肺吸虫囊蚴,需在70℃的水中煮3分钟,或在100℃的水中煮1分钟。该名患者虽然吃的是煮熟的河蟹,但是可能沾染到了有肺吸虫存在的水或切菜的砧板,所以预防肺吸虫除了不生食水产品外,家用的食具也最好经常用开水消毒,或在厨房备两块砧板,生熟食分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