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以这种方式让女儿的生命得以延续,孩子的灵魂永远活着”,11日上午,在女儿的器官捐献手术完成后,因车祸痛失妻子和爱女的宜都居民周友红泪流满面。
9日晚,周友红的妻子和女儿遭遇车祸,妻子当场不幸身亡,一岁半的女儿经紧急抢救后被判定为脑死亡。一个完整的家庭瞬间支离破碎,悲痛万分的周友红做出了一个更加艰难的决定——无偿捐献女儿的身体器官以帮助其他更为需要的人。11日上午,完成器官捐献手术,所捐献的肝脏和肾脏将可以挽救两个人的生命。
车祸瞬间
母亲紧紧抱住女儿
9日晚6时许,宜都市枝城镇居民朱盼和一岁半的女儿周凌萱在家吃过晚饭后,便和往常一样,抱着女儿步行前往家附近的广场,女儿喜欢在这里听着跳广场舞的音乐玩耍。
就当母女俩过马路时,悲剧发生了——一辆途经此处的轿车将母女俩撞飞出去,被撞飞的瞬间,朱盼仍紧紧抱着怀里的女儿直至重重地摔在地面上。事发后,附近居民赶紧打电话报警,而肇事车辆则趁乱逃离了现场。
当地120急救医护人员赶到现场后经诊断,宣布朱盼已因伤势过重不幸身亡,而头部受到重创的女儿周凌萱也仅仅残留有一丝极其微弱的气息。随后,周凌萱被紧急送至宜昌市中心医院。多名医护人员多方抢救,无奈无力回天,宣布周凌萱为脑死亡,已无治愈的可能。
记者采访宜都警方了解到,事故发生后,交警部门迅速赶至现场进行勘察,并组织多名警力开始对肇事逃逸车辆进行追捕。11日上午,肇事车辆在宜都当地一条偏僻小路被警方找到。目前,警方仍在对下落不明的肇事司机进行追捕。
艰难决定
父亲捐献女儿器官
惨剧发生后,正在浙江义乌打工的周友红接到了家里的通知,年近28岁的他大脑一片空白,怎么也不敢相信,妻子和女儿会这样突然地永远离开自己。
连夜从浙江赶回宜都后,周友红见到了自己挚爱的两位亲人,泣不成声。他上一次见到女儿,还是今年4月25日女儿一岁生日那天,没想到半年时间再见时,已经天人相隔。
我再也听不到孩子喊爸爸了。”在外打工的周友红,每当想女儿时就会给家里打电话,然后将手机紧紧贴着耳朵听着电话那头一遍遍传来“爸爸”的叫声。
在忍痛多方确认孩子没有治愈和醒过来的可能后,周友红做出了一个异常艰难的决定——捐献女儿的器官,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当他把这一决定告诉家人时,家人也对此表示了支持。
随后,周友红将这一想法告诉了宜都市中心医院的医生,该院随即和宜昌市红十字会取得联系。11日清晨7时许,从武汉中南医院赶来的两名专家在宜都市中心医院对周凌萱进行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器官捐献手术。
向这位伟大的父亲致敬。”专家说,周凌萱所捐献的器官将挽救两个重症患者的生命。
希望以这种方式让女儿的生命得以延续,让孩子的灵魂永远活着。”手术结束后,周友红将女儿运至宜都市殡仪馆,把女儿和妻子放在了一起。
周友红说,他平时就多次通过电视和网络了解过器官捐献这样的公益行为,希望孩子所捐献的器官可以帮助那些更需要的人,这样他也能一直感觉到孩子永远活着。
大爱无疆
宜昌13人捐献器官
宜昌市红十字会介绍,截至目前,宜昌市已有56人签署了遗体器官无偿捐献协议,目前已有13人完成了遗体器官捐献,其中年龄最小的器官捐献者是一名出生仅两个月的婴儿。
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受传统观念影响,有些市民认为“死无全尸”不吉利,哪怕是离世之后,身体残缺都是无法接受的。可尽管如此,近几年来宜昌市捐献器官的群体仍在不断增加。比如远安县汪家满夫妇,他们将不幸离世的2个月大的婴儿器官捐献,所捐献的器官成功挽救了4名重症患者的生命。当时考虑到夫妇二人家庭经济条件特别困难,市红十字会曾主动提出想从各个方面帮助他们,但被夫妻俩拒绝,“他们说只是希望通过此举让孩子的生命得到另一种延续,回报帮助过他们的人,很多人提出无偿捐献时,只想帮病重者做点好事。”
据介绍,市民若有去世后捐献器官的意向,可到市红十字会填写捐献志愿书和捐赠登记表,需要捐赠人和执行人(捐献者直系亲属)双方签字,器官捐献一般要求自愿捐献者年龄小于65岁。此外,捐献器官需要市红十字会人员提前介入,以免出现器官衰竭无法捐赠的情况。遗体捐赠无年龄等要求,捐献人要与家人事先沟通获得家人支持,然后填写捐献志愿书。
对于市民所捐献的器官如何使用和分配,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称,所捐献的器官将会被移植给其他重症患者。对于等待移植的重症患者这一群体,申请器官移植者可到有资质的器官移植医院提交申请表排队等候。器官分配由“中国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统一分配,系统不管是什么人,只登记患者病情然后自动匹配。
而申请等待者的信息会录入系统,器官获取后信息也会录入系统,最终系统会进行器官匹配。同时,分配有一些原则,如区域优先原则,如在宜昌本地捐献的,器官将优先在宜昌使用;病情危重优先原则,如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有很多,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优先使用器官;儿童匹配优先原则;等待顺序优先原则;已登记自愿捐献器官者优先权;就近分配原则,因器官移植有严格的时间限制,超过时限器官就不能保证质量等。